号: 003187480/202005-00013 信息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20-01-15 发布日期: 2020-01-15 09:44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扶贫工作访谈交流提纲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扶贫工作访谈交流提纲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01-15 09:44 编辑:文化和旅游局

1、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承担了哪些职责任务?

(一)驻村扶贫与结对帮扶

    2019年,我局包保任务涉及:萧县圣泉乡营子村。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要求,我局还选派2名副县级干部到村参与扶贫工作、担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

1)单位包村情况

    萧县圣泉乡营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245户534人;2019年脱贫13户18人。目前,剩余23户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7%。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为水果种植(萧国圣桃)。包村以来,我局协调推进建设旅游厕所、农家乐、文化广场、村级道路、光伏发电等项目,支持近30万元。

2)干部包户情况

我局按照科级以上包保5户、科级以下包保3户,截止目前合计包保187户。其中,34名局干部联系包保埇桥区时村镇共124户贫困户;18名局干部联系包保萧县圣泉乡营子村共63户贫困户。

全体包保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履行职责、每月走村入户,针对贫困户具体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脱贫措施,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第三方评估,做到了帮扶“出实招,见实效”,精准识别瞄准问题、帮扶得力、成效显著。

(二)公共文化双基建设

    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影响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的重要工作,涉及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全市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4项指标任务。

    省文化和旅游厅,明确下达贫困县退出标准:国贫县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60%,省贫县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40%;国贫县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50%,省贫县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40%;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不低于99.0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不低于99.19%

(三)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乡村旅游扶贫,是安徽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年度实施开展,主要涉及2014年以来申请获批的国家、省重点旅游扶贫村(我市共44个村)。

省文化和旅游厅,明确下达的2019年工作任务为:

已完成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任务的市(我市已完成),继续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全面完成乡村旅游扶贫八个一建设,组织自查自纠,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建立乡村旅游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围绕“自主经营型、劳务输出型、定向配套型、股权分红型、帮扶互助型”五中路径夯实带动成效。深入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创评文化旅游名县、名镇、特色村和示范点,我市计划2019年度新创评A级旅游村庄10处。

 

    2、相关脱贫攻坚工作是如何部署和落实的?

(一)驻村扶贫与结对帮扶

2019至今,我局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2次。其中:

120193月25日局长办公会议

学习传达省厅会议文件精神,谋划2019年度我局双包扶贫、双基建设、乡村旅游等工作任务,审核工作计划、任务清单,印发通知文件,由张晓光局长对局脱贫攻坚承担的三项工作任务进行统一部署。

22019613日局长办公会议

按照省厅工作要求,部署落实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对全市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推进情况进行半年考核评价。传达市双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上半年文化双基建设工作、研究部署2019年下半年文化双基建设工作任务。传达市扶贫双包工作有关文件精神。三项目标任务均按照节点推进实施。张晓光局长要求,半年要加快工作进度找准短板攻坚克难,提前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32019915日脱贫攻坚推进会

张晓光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和正视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切实落实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各项举措,推动全局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向前。

(二)公共文化双基建设

一是举办基层文化干部培训4月2427日办了全市基层文化干部培训班130名县区文化和旅游局分管负责人、乡镇文化站站长、村文化协管员参会会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安排部署文化“双基”建设工作。

是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7月8日印发了《宿州市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暂行管理办法》

迎接省文旅厅督查。7月16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许建民带队对灵璧县“要求两室一场全覆盖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督导,对灵璧县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抽查,我局分管局长陈洪荣全程陪同督查。督察组对灵璧县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和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给予肯定。

全面强化暗访调研。张晓光局长、陈洪荣副局长分别带队,不定期赴各县区开展“双基”工程督查工作,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对各地亮点举措重点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宿州市局已开展暗访调研8次,视察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1个

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县区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截至7月22日,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开展文艺演出、读书活动、体育活动、文化科技培训、送戏进万村等5550场。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惠民达398.9万人次。

(三)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围绕国家、省政策文件和工作部署开展工作,201611月提请市政府出台《宿州市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201712月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为我市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9年初,我局下达《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夯实减贫带贫机制的通知》、印发《宿州市2019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要点》,指导各县区全面夯实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项目建设(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工作成效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助力农民增收工作努力争创安徽省A级旅游村庄,有效运用获拨的各级旅发资金并安排县级资金配套,圆满完成2019年度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2019年中,我局按照脱贫攻坚夏季攻势的有关要求,安排专人赴全市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实地调研、推进工作,重点查看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建设情况,对各县区执行月度考核评价、通报批评制度。重点督促各县区开展安徽省A级旅游村庄创建工作,遴选10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开展创建工作。推荐砀山县良梨镇杨集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19中国旅游日期间,我市发布《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片,向社会各界推荐我市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启动宿州市乡村旅游富民直通车(萧县段)运营工作,每周六、日自宿州市旅游集散中心发车。

3、相关脱贫攻坚工作预订进度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成效?

(一)驻村扶贫与结对帮扶

    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有包保人员均认真负责、全心参与,每月走村入户、帮助解决问题,从局办公经费、文化专项、旅游专项中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结对帮扶村予以支持。

(二)公共文化双基建设

包括: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全市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4项指标任务。

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201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预计为404万,截至7月底已达到274.3万,占比67.9%。

全市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2019年全市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预计为328万,截至7月底已达到266.3万,占比81.3%。

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截止目前,全市各县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已完成年度任务,2019年全市脱贫县区广播覆盖率均达到99.83%、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9.84%。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全市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任务为12个,目前已开工11个,建成2个,未开工1个(埇桥区1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共1个,属埇桥区建设任务,目前已开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共206个,目前已开工203个,建成129个,未开工3个(埇桥区3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任务共62个,目前已开工62个,建成36个。

本年度,为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我局还组织了一次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双基工作质量。各县区负责基层基本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联络员和乡镇文化站站长130余人参训。部署推进基层基本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的责任意识,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三)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20196月底,宿州市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全部完成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含开发指南),其中泗县与安徽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2016年启动建设的10个国家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村)进行提质升级;全部完成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完成率100%),在省旅发资金到村补助的基础上,市县继续投入配套资金近1500万元,重点推动旅游厕所建设、标识标牌建设、农家乐创建、示范村(点)创建等。

2019年6月底,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1个;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1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9个、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44个,其中15个创建为A级旅游村庄,新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51家,拟创评休闲旅游示范点经营单位60家;各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较强,从农旅融合角度,探索多业态经营。

“乡村旅游四级联创”总体目标引领下,推进实施“旅游畅通工程旅游导向工程旅游厕所建设旅游停车场建设”等四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自2018年至今,全市累计新增旅游交通标识牌90块、安排奖补资金100万元,新增旅游厕所42座、争取奖补资金200万元,新增乡村旅游点停车位近6000个;结合城乡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通往重点景区景点和乡村旅游区的道路等级得到提升,符离生态旅游大道及沿线旅游景区点综合开发稳步推进。

总体来看,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和要求较为明确,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了专项奖补政策,各县区通过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促进贫困人口从事乡村旅游就业增收等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工程中的作用,落实完成重点工作任务。

    4相关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具体建议

(一)公共文化双基建设

2018年全市各县区均按照年初计划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由于历史欠账问题、各县区资金压力较大,对2019年计划实施的项目、资金保障存在问题;对2018年已完工的项目,仍有部分项目资金未支付到位。

具体建议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争取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产品等成为旅游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人才缺乏,扶贫开发模式单一,旅游综合服务水平较低,创新创业能力较弱。

具体建议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建议向国家发改委反馈,重新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家补助资金申报工作(我市仅2016年泗县获拨1000万元,其它县区申报后无结果反馈;相关资金均以专项下达,用于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培训做好旅游扶贫智力扶持。旅游扶贫村之所以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村干部、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差,参与现代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弱。需要省、市、县积极组织乡村旅游扶贫专题培训,对重点旅游扶贫村村官、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负责人等,进行全覆盖式实践教学培训。通过现场观摩、经营业态和管理模式的学习,全面加强相关人员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

5相关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暨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公共文化双基建设

一是加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根据省直领导部门下达的贫困县退出标准,要求各国贫县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60%,省贫县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40%。

二是强化文化馆(站)年服务工作。根据省直领导部门下达的贫困县退出标准,要求各国贫县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50%,省贫县不低于全县常住人口的40%。

三是保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经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接,确定2019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工作指标同2018年一致,确保2019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不低于99.04%、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不低于99.19%。

四是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计划于2019年建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埇桥区5个、砀山县3个、萧县4个、灵璧县2个、泗县3个)、2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全部设在埇桥区)、337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埇桥区127个、砀山县23个、萧县117个、灵璧村4个、泗县66个)、67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埇桥区28个、砀山县12个、萧县11个、灵璧县7个、泗县9个),实现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1)持续提升重点旅游扶贫村基础设施。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完工后,继续指导其提升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点、农家乐;2019年,在申报国家旅游厕所革命补助项目、安排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提升项目时,分配指标、重点倾斜;不断提升重点旅游扶贫村的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

    2)继续打造A级旅游村及乡村旅游品牌。以创建促发展,指导推动重点旅游扶贫村、具备条件的旅游村,完善村内乡村旅游主题产品,打造A级旅游村庄(2019年争创10个)。围绕安徽省乡村旅游“四级联创”开展工作,申报创建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在我市54家备选单位中,遴选条件成熟的,上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验收。

    3)不断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商品开发力度。突出实用性、特色性、系列性,支持各县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加强研发,支持各县区将手工制品、土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继续评定宿州市十佳旅游商品、特色旅游商品。倡导“购买就是扶贫,使用就是献爱心”理念,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引导全社会参与旅游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的有关产品转化为收效更高的旅游商品。

    4)创新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宣传营销活动。发现挖掘旅游脱贫的各种典型案例,集中力量加以宣传,讲好旅游扶贫故事。按照乡村旅游点的运营模式和业态类型,培育打造县区特色品牌,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宣传优质乡村旅游资源,开展专此营销活动集中推介,组织乡村旅游扶贫直通车到村体验。

乡村旅游扶贫具体县区分村名单

埇桥区3个村(夹沟镇镇头村、永镇关湖村、栏杆镇石相村);

灵璧县9个村(渔沟镇卓庄村、虞姬乡虞姬村、浍沟镇彭黄村、韦集镇丁李村、渔沟镇磬云村、虞姬乡黄岗村、大庙乡马庄村、冯庙镇沟涯村、禅堂乡大吴村);

泗县9个村(大路口乡邓公村、长沟镇戚庙村、泗城镇朱桥社区、泗县开发区曹苗村、刘圩镇秦场村、刘圩镇刘圩村、墩集镇霸王村、大庄镇佃庄村、大路口乡龙湖村);

砀山县10个村(良梨镇良梨村、良梨镇马庄村、良梨镇杨集村、玄庙镇古黄新村、玄庙镇吴寨村、玄庙镇红星村、官庄坝镇岳庄坝村、官庄坝镇刘楼村、赵屯镇卞楼村、曹庄镇回民许庄);

萧县13个村(庄里乡庄里村、丁里镇胜利村、刘套镇魏安、刘套镇芈集村、官桥镇高庄、丁里镇郭庄、白土镇费村、杨楼镇裴庄、杨楼镇尹庄、杜楼镇纵袁庄、圣泉乡营子村、酒店乡酒店村、杨楼镇张口村)。

重要政策及工作文件

1)《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宿政办发〔201625 号)

2)《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宿发〔201733 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