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102-00014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1-02-19 发布日期: 2021-02-19 16:51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工作总结】2020年市文旅系统工作总结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工作总结】2020年市文旅系统工作总结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02-19 16:51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的剧烈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全市文化旅游广电系统积极应对、精准发力,高效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抗疫决策部署、有力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全情投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公共服务、艺术创作、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产业发展、市场监管领域亮点纷呈,顺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圆满实现各项预期工作目标,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工作中: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文旅市场有序恢复

面对突发疫情,勇于担当。阶段性关闭、关停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网吧、KTV、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千余家,处理游客退团退费100多起,创作发布抗击疫情的艺术作品30多个,使用应急广播平台播放疫情防控提示信息1500多万条,党员干部广泛参与抗疫工作与志愿服务。慰问接待我市一线医务工作者到景区游玩,响应省委号召,对全国援鄂医疗队员,实行5年内不限次免门票游览政策;“白衣天使”踏青游宿州活动,“乘着高铁游宿州”优惠政策,被文化和旅游部采编报道。夯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清明”、“五一”、“端午”“十一”、“中秋”等节假日期间,组织一线值守、抽查检查、视频调度,认真执行预约、限流、测温、管控等措施,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文明、有序。

积极作为,强化复工复产指导。印发《关于指导全市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共渡难关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宿州市文化、旅游、演艺、出版等领域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等多个文件,全力以赴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复工复产,高效办理旅行社暂退质保金280万元,推送企业融资需求3批次、80多家,下拨省市奖补资金近2000万元。据统计,至2020年12月底,宿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同比恢率复56%、排名全省第4;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900万人次,同比恢复率62%、排名全省第4;文化娱乐体育等其它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同比恢复率90%、排名全省第7;各项指标恢复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值。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惠民工程高效实施

一是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高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个【总数达110个、覆盖率达100%】;新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4个【总数达1294个、覆盖率达97.88%】;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8座,全部在百度地图定位上线。全年实现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429.6万,文化馆(站)服务人次388.1万,累计开展“送戏进万村”1244场、乡村春晚活动144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000余场、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下基层11000余场,惠及群众近600万人次,相关考核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完成宿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全市6个文化馆参加全国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顺利推进,组织2000余名公共文化工作人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规政策文件学习。市局、灵璧局、泗县局被评为全省2020年“送戏进万村”最佳组织单位;灵璧县文化馆被评为2020年全省乡村春晚优秀组织单位,泗县大庄镇曙光村被评为2020年全省优秀乡村春晚演出单位;《宿州市“三管齐下”激发公共文化场馆开放活力》等民生工作经验,被文化和旅游部采编报道。

二是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品牌,做好重点活动组织实施。市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阅读推广星级单位”,举办“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获评安徽省公共图书馆联盟优秀服务案例奖;市文化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推广项目和数字文化馆建设、争取中央补助150万元,举办“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累计培训5000余人,在全国公共文化云平台开展直播近40场、近200万网友收看,荣获省少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选送作品《婆婆也是妈》、《红色催款单》入选省第三届群星奖戏剧类、曲艺类决赛;市属剧团,在安徽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举办宿州市戏曲大舞台暨非遗精品剧目展演,近5万人次现场观看,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三)扎实做好文艺精品创作编排,积极参与展演巡演

一是聚焦脱贫攻坚、红色革命等主题,孵化创作精品剧目。新编2部大戏《天宝石项链》、《野山菊》,创作更新5部小戏,扶贫梆子剧《春风化雨》入选“奋进新时代 共圆小康梦——全省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倔老汉买车》、《翠萍相亲记》,入选安徽省剧本孵化工程;张莉、张晓东、吕金玲等3位名家入选安徽省地方戏曲“名师传戏”工程、传承复排6个节目;还组织创作抗击疫情主题作品《白马王梓》、保护非遗主题作品《守望者》等精品剧目。

二是积极参与展演巡演活动,交流展示戏曲文化。新编历史剧泗州戏《蜀汉之殇》、梆子戏《双刃剑》,在暑期公演,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市坠子剧团携坠子戏《换亲》参加中国戏曲学院成立70周年演出,坠子戏《小包公》参加“有戏安徽 点亮剧场”--全省剧场复苏联展演出;配合做好“艺海流金 美好安徽”主题活动,邀请临沂市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赴宿专场演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招标实施戏曲进校园、进乡镇等演出活动,圆满完成全省惠民巡演乡村行演出任务,全市累计演出近600场,惠及学生、村民近30万人。

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探索文博展示创新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立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配合编制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宿州段)土地管控细则,开展宿州市京沪铁路以东至朱仙庄矿塌陷区大运河遗址遗迹重点勘探,谋划实施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项目,从“馆、址、段、园、遗、点”等方面推荐18个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中央预算补助项目库。严格落实重点工程建设及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工作任务,完成西外环、S306、S229、S101等35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文物调查、审批任务,依法保护大中型基本建设选址用地上的各类文物不受侵害。组织各县区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心点、四至范围、保护界限,进行全面测绘,纳入十四五“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一张图。积极开展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等保护维修工作,获拨省级文物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闵祠维修工程与消防工程等10多个项目。宿州博物馆,新创建为国家一级馆,获评省十佳最美博物馆、市第三届“最美文明服务窗口”;我市代表队,参加全省文物建筑及博物馆消防队伍技能大比武竞赛,荣获博物馆组二等奖;推荐获评省博物馆系统“十佳志愿者”1人(砀山县于昆鹏)、省最美文物保护员1人(泗县赵怀光)。

二是做好非遗主题活动组织实施。开展宿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文旅局长带货直播”、“云游非遗影像展”等系列活动,被省市媒体跟踪报导。完成中央非遗资金补助项目4项、省级非遗补助项目2项,争取相关补助资金近百万元;推荐申报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45项、第三批市级非遗传承人60人。完成文旅部、省文旅厅安排的各类非遗展览展演展示活动8次,组团参加“非遗进景区”展演竞赛,梆子剧团、泗州戏剧团获最佳组织奖,坠子剧团、花鼓戏剧团获最佳传承奖;组团参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昭德轩李雪等荣获“大运河美食名菜传播大师”称号;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等荣获“大运河非遗美食传承基地”称号。

持续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品牌创评成果丰硕

2020年底,我市累计入选省“512”重点旅游项目库,12个省级2个,市级4个,县级6个】,旅游产品业态逐步丰富,宿州丰大文旅项目、宿马绿地衢坊街等顺利开业,成为新兴网红打卡景点;泗县运河小镇被评选为全国优选文化旅游投融资项目,符离生态旅游大道及沿线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泗县大运河文化公园项目、萧县蔡洼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埇桥区高皇山小黄山废弃矿山修复暨文旅综合开发项目等持续推进,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补助资金。

在乡村旅游方面,全市新获评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5家,省首批特色旅游名村7家,省百佳农家乐4处,安徽省休闲旅游示范点25处【省级6处、市级5处、县级14处】;灵璧县虞姬乡虞姬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获拨实施补助20万元;相关县区积极参加省特色旅游名镇创建,泗县泗城镇、砀山县良梨镇在评审会上获得专家好评。配合开展文化旅游扶贫各项数据指标核查,在2020年度省对市乡村旅游扶贫考核评价中,宿州市及各县区排名全省前列。

在景区度假区方面,全市新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处;推荐宿州汴水河畔旅游度假区参加省级旅游度假区资源价值评审,推荐灵璧钟馗文化园、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迎接创4A实地验收评查;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景区,提出创4A目标,纳入创建指导序列;埇桥区闵祠中华孝文化园、砀山黄河故道梨谷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项目,对标规划建设、持续推进。

在新兴业态方面,全市新获批省级特色小镇1处(砀山马术小镇),推荐5个项目参加国家发改委大运河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灵璧县绿飨园生态园),创建省夜间文旅消费十佳夜游街区1处(宿州南翔云集),获批省百家精品民宿2处(埇桥区隐·宿度假酒店、砀山县魏寨听荷书屋)、安徽省百佳旅行社3家(教育、交通、华夏)、省十家最美博物馆1处(宿州博物馆)、省十家最美公共图书馆1处(宿州泗县图书馆),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处(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泗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案例集。相关品牌创建工作,综合兑付市级奖补资金近300万元。

)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区域联动成效显著

一是围绕国家、省宣传活动,做好联动配合。参与“1+N”央视旅游形象宣传推广配合做好安徽文旅形象宣传片拍摄;运营马蜂窝攻略号平台,参与“安徽文旅长三角自由行市场宣传营销”活动,发布乘高铁专项优惠政策,被省、市媒体多次报导;圆满完成“春游江淮请您来”安徽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市局荣获最佳组织奖;参加“安徽文旅短视频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发布精彩短视频100部,累计观看100多万次数;积极参加“美好安徽 迎客长三角”2020年安徽(上海/杭州/南京)文化旅游推介会,组织市电视台主持人上台推荐、表现出色,为参会旅行商提供门票、纪念品、宣传资料,埇桥剪纸、萧县羊肉、符离集烧鸡等大受欢迎。

二是自主策划开展市、县特色宣传营销活动。策划实施宿州市旅游市场复苏系列活动,活动新闻被省、市跟踪报导,很好的配合了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砀山县创新举办2020砀山网络梨花节活动,变传统节庆为网络观赏,由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今日头条等,参与系列直播展示。精心组织2020年“中国旅游日”、“非遗购物节”等文化旅游惠民活动,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到场参与;策划举办“2020宿州市城市形象代言人暨网红达人选拔赛”选手围绕宿州市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进行互动展示;砀山县举办2020中国·砀山采梨节活动,萧县举办伏羊美食文化节、葡萄文化旅游节,泗县举办首届龙舟民俗文化展演活动,相关活动主题鲜明、亮点突出,令人耳目一新,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采播报道;泗县还举办了四大文旅片区主题招商推介会,邀请周边省份游客、旅行商广泛参与;安徽电视台《皖美旅拍》节目组、《邦女郎》栏目组,到宿州拍摄专题节目,播出效果反馈良好。

三是策划实施运河古城·云都宿州 城市形象品牌整合宣传活动。结合文明创建工作需求,创意制作 宿州历史故事、名人名家、城市名片、产业发展等广告作品80多款,在高铁站、高速出入口、城市街巷广泛宣传展示,得到市领导、企事业单位、市民游客高度认可。受邀参加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搭建特色主题展区,参加非遗美食展演,取得极佳的品牌宣传效果【期间创意制作 宿州运河名宴“楚风汉韵 汴水飘香 扶疏宴”】,获得最佳展示奖、非遗美食传习基地等多项荣誉。举办“运河古城·云都宿州,发现您身边的美”宿州文旅抖音短视频征集活动主题征文活动、线路业态产品设计大赛等,打造宿州休闲与文化旅游新热点

(七)全面强化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做好文明创建与疫情防控

全市文旅系统,扎实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任务,市局获评突出贡献单位。加强以赛促训,提升能力水平,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技能竞赛,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中,宿州市代表团荣获团体三等奖;在全省导游大赛中,市局荣获最佳组织奖,参赛导游讲解员(昌馨荣获金奖、张程荣获铜奖);在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遴选中,获评省级荣誉1人、纳入省级人才库2人。

一是做好专项行动实施。通过文明旅游专项提升行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治理等行动的持续开展,有力维护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广泛组织企业开展信用承诺,评选了一批守信激励示范单位,公布一批联合惩戒对象名录,“红黑名单”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二是坚持安全优先,做好疫情防控强化重要时段督查力度,强化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安全预案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做好文旅市场安全生产隐患库建设,持续加大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监管力度;联合市消防支队举办大型演练1次,举办市场监管专题培训班2次,累计培训近千人,发放各类安全生产宣传资料近2万份;在重点节假日期间,市、县(区)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巡查A级景区、文化娱乐场所等200多家次,及时处置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隐患,有力保障了全市文化旅游市场稳定运行。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做好执法检查。制定《2020年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净网、护苗、秋风”、出版物市场联合检查、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工作,多次联合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市景区、酒店、旅行社、网吧、KTV、文博场馆等抽查检查。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300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3300余家,立案查处违规经营单位7家。办理宿州市首例以非法手段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案,获评全国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重大案件;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获评2020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优秀案卷办案单位,参评案卷分获最佳案卷奖、优秀案卷奖。

(八)高效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新闻出版等工作开展顺利

一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高效推进。2020年,市应急广播工程在省级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民生工程预计为全省第6名;四县一区应急广播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在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秸秆禁烧等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在全省应急广播工作推进会上,宿州市作典型发言,市级平台建设已顺利开展,市电视台融媒体指挥中心建成并通过验收,媒体宣传时效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砀山县应急广播平台,获批全省“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宣传试点。砀山县广播电视台,被中宣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授予“基层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机构先进集体”称号。

二是软件正版化工作扎实推进完成采购安装正版软件1200余套,实现政府机关办公软件正版化全覆盖。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举办“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重点推进医疗机构、金融机构等加强软件正版化工作,获得省局肯定与赞许。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提升成效明显。落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民法典》等重点出版物进农家书屋,保障每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不少于60种,全年累计补充图书、报刊、杂志近11万册、支出资金200多万元。推进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全覆盖召开农家书屋暨数字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会,服务质量提升显著

四是打造“书香宿州”品牌。着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在宿州城区建成分馆11个,借阅点24个。举办“书香宿州阅读季” 、“主题出版物重点出版物展示展销”“图书惠民消费“新时代阅读季”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书店、农家书屋的意识形态思想阵地作用砀山县获评中国图书馆学会2020年“书香城市(区县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