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112-00062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1-09-30 发布日期: 2021-09-30 15:37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252号《关于宿州运河博物馆与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的建议》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252号《关于宿州运河博物馆与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的建议》的答复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09-30 15:37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民盟宿州市总支:

感谢您对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我局在收到重点提案《关于宿州运河博物馆与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建议》后,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组织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室、下属单位共同研究,现将该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宿州运河博物馆、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依据

(一)宿州运河博物馆,被写入多个国家、省级规划

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规划中涉及宿州的重点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博物馆体系建设(安徽宿州运河博物馆)。

2019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规划中涉及宿州的重点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博物馆体系建设(安徽宿州运河博物馆)。

(二)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是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示范引领项目

2021年4月,省发改委委托淮北师范大学牵头编写《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目前初稿已形成,正在履行征求意见程序;规划中涉及宿州的重点任务:核心展示园(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

同时,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谋划事项,已设立《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规划》编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围绕主城区深埋地下的运河遗址,编制项目规划。

二、关于宿州运河博物馆、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的立项、规划、选址情况

(一)立项方面

经市发改委、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谋划推荐,省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多轮评审研究,宿州运河博物馆、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已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一旦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即可申报中央预算资金补助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在赴国家发改委评审期间,专家组结合各地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情况,要求我市以宿州市大运河宿州段考古展示工程立项,项目建设内容含宿州运河博物馆、小体量大运河宿州段考古展示工程,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的讲话要求。

(二)规划方面

1)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规划编制项目SZCG2021162A,2021年6月已完成招标,目前初稿已形成。

2)宿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采购项目SZCG2021243A,计划于2021年7月完成招标,在规划中设置子项课题:编写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项目建议书【2个】,要求符合发改部门立项的要求,能够扩容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宿州市大运河宿州段考古展示工程(含宿州运河博物馆)将作为重点项目编写。

(三)选址情况

1)做好调研摸底,开展大运河宿州段考古勘探

一是梳理历年来省市发布的大运河安徽段、宿州段保护规划资料,明确:大运河通济渠(宿州段)全长141.5公里,流经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共3个县区、涉及14个乡镇;其中94.5公里河道遗址埋于地下,47公里有水河道(含世界文化遗产段)位于泗县。

二是梳理历年来考古调查资料,明确宿州段较为重要的遗址段点有: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活态遗址世界遗产段】,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国保段】,灵璧花石纲遗址国保单位】;埇桥遗址市保单位】、宋代码头遗址市保单位】;西关步行街考古发掘遗址隋唐大运河凤凰堤遗址灵璧张氏园亭遗址

三是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考古经费150万元,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京沪铁路以东至朱仙庄矿塌陷区的大运河遗址遗迹进行勘探测绘,更好的服务我市北进东扩发展战略,为下一步宿州运河博物馆及大运河考古遗址展示工程等重点项目做好准备该项工作基本完成,正在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接相关区域城市规划CAD图,便于形成规划成果,供城市建设发展使用。

(2)具体选址设想

一是关注沱河以东至朱仙庄镇以西区域于朱仙庄镇采煤塌陷区内选址建设。市交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在前期规划设想中,已延运河本体两侧预留了项目建设空间;该区域现状建筑物较少,除新建博物馆外,便于安排考古展示工程。

关注宿州运河城市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区,采取新技术段改造展示的方式,打造宿州运河博物馆。该区域现状建筑物较多,且多数位于运河本体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物一旦拆除、即无法复建;因此,在该区域内打造宿州运河博物馆,将采取“科技+文化旅游”的方式进行,做到体量可控、外观新颖、内容丰富、展示创新、风貌独特;精选位置,安排考古展示工程,力争取得较好的考古研究成果。【宿州监狱和二小附近,在早年建设过程中曾有传闻出土过运河沉船,加之离城区较近,地下文物埋藏情况应该很丰富;需要通过考古发掘进行证实。】

三是关注埇桥区西二铺区域,于凤凰堤遗址附近选址建设。该地位于西外环以东,宿永公路北侧,今百虎园附近,交通条件便利;留有许多关于凤凰堤的传说故事;据说是唐宋以来运河沿岸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适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总的来说,宿州运河博物馆的选址建设,我局将从四个方面,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一是为什么建?即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成国家、省重点规划任务;又要充分吸收采纳社情民意,讲好运河古城·云都宿州的文化旅游故事。

二是在那里建?结合场地现状与地下遗存遗迹情况,围绕宿城东部、宿城西部,探索选址。

三是建成什么?结合宿州财政实际和发展需求,围绕新建大体量博物馆与改建小体量博物馆,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四是由谁来建?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安排市重点工程局、市级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共同完成建设。

三、于提案建议中的相关工作

(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宿州市领导小组设立情况

1)2017年12月,我市参照省级领导小组架构,设立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2019年11月,对宿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增补调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马杰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张晓光兼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王淑和任副主任】。

2)2020年11月,我市参照省级领导小组架构,设立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长 余向东同志,市政府副市长 马杰同志,共同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 朱守坤同志 张晓光同志 兼任】。

(3)目前,按照市委领导同志的工作安排,我局正积极与省领导小组进行工作对接,待安徽省完成领导小组调整后,整合设立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牵头领导、参与单位,配套编写《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重要任务,提请市委督查局开展专题督察督办,推动各县区、各单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研究学习相关情况

1)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我市已出台《大运河宿州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科学谋划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加大河流、湖泊、湿地等保护与修复力度。落实《大运河安徽段核心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指导泗县做好有水河道两岸各2000核心监控区生态空间管控。正在推动大运河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坐标测绘,纳入《宿州市“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篇章。正在出台《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强对我市大运河文化带沿线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实施大运河宿州段重点文物修缮保护项目,做好宿州福音堂、闵祠闵墓的招标施工,做好林探花府、九孔桥等的方案论证。

2)挖掘文化价值内涵,做好宣传教育推广。我市积极推动非遗演艺进景区项目合作,开展符合非遗传承特色的旅游活动。20216月,成功举办中国(宿州)大运河非遗美食展,邀请大运河流经的5省、2市,及安徽省内16地市的非遗美食项目近60个,进行展示销售,让宿州市民尽享美食、美味,走进非遗;举行“品美食·赏非遗·游宿州”旅游推介会,发布“运河古城·云都宿州,发现您身边的美”主题征文结果,发布“安徽美食·百城千味”宿州市入选特色招牌菜泗县举办运河龙舟民俗活动获得央视、省台连番报道,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开发培育文化遗产研学游等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做好联动宣传,推荐“千年运河·汴水遗珍 寻梦皖北”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学之旅、“千年宿州·胜境汴河”宿州新汴河景区研学课程优化设计等线路产品,参加安徽省研学旅行大会相关活动。支持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及相关协会,做好大运河文化价值内涵的研究挖掘,推动各文博单位出版专题研究报告。积极利用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大运河专题宣传、营销推介。

3)目前,《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待市委宣传部专题调度会后印发。其中,安排的文化研究挖掘相关工作,包括:

组织开展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重点调查。摸清与运河文化关联密切的,文物、非遗、文化、旅游等资源家底,为下一步活化利用与开发打造服务。

谋划宿州市“十四五”时期精品剧目重点项目,讲好大运河故事,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的戏曲艺术资源。组织创编《运河儿女》、《运河谣(运河新娘)》、《梦回汴水》、《虹县令》、《反哺之情》等剧目。

推动出版大运河相关主题的研究报告与专业图书。包括:《大地史诗--豫皖苏三省人民开挖建设新汴河纪实》、《2006年宿州市西关步行街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007年宿州市埇上嘉苑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泗县运河文化史》等。

鼓励设立大运河研究会等社会研究机构,支持宿州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文化价值内涵。

推动开展大运河主题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策划推出课程线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大运河文化教育。配合组织参与“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题活动。配合组织开展“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组织网络媒体平台,做好大运河相关重点稿件、优质融媒体产品的推广工作。

在此,也感谢市政协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关心、关注,我局将围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基因为根脉,做好宿州市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相关工作。联系市直各单位,从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等多方位发力,齐心协力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下一步待《“十四五”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后,对入库的馆(标志性博物馆)、址(考古及标志性遗址遗迹)、园(标志性文化遗址公园、生态公园、郊野公园等)、遗(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点(标志性历史文化名城和古村古镇)、段(标志性线路示范段)等六大类项目,全力推进立项、选址、规划、建设,分期分批申报中央预算补助资金。擦响“运河古城·云都宿州”这一亮丽的名片,系统推进宿州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争成为安徽亮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