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209-00027 信息分类: 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2-09-05 发布日期: 2022-09-05 16:35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2022年“安徽人游安徽·风情淮河”
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活动圆满举办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2022年“安徽人游安徽·风情淮河”
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活动圆满举办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2-09-05 16:35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弘扬非遗当代价值,促进非遗交流传播,展示近年来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2022年9月3日晚,“安徽人游安徽·风情淮河”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活动在合肥市罍街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宿州市、合肥市、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宿州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李红,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处处长邵海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磊、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处一级调研员彭正阔、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邓坚、副主任张鹏水,以及宿州市、合肥市、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等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戏曲里的非遗,展现淮河两岸人文魅力。9月3日晚上,风情淮河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在夜幕中精彩上演着,国家级非遗项目泗州戏、五禽戏、坠子戏、花鼓灯、花鼓戏、大别山民歌、凤阳花鼓、淮北梆子戏,安徽省非遗项目太和清音、寿州锣鼓、淮北大鼓、马派皮影戏......锣鼓铿锵,一一上演。戏曲演员们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向游客讲述着非遗戏曲的艺术魅力,同时充分展示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的成果。

现场同时组织了非遗特色产品展销活动,萧县面皮、符离集烧鸡、泗县刘圩大饼、灵璧游集月饼等来自宿州的20项非遗特色项目,为“美丽合肥·养人之城”带来一道道可听、可视、可闻、可品的非遗文化大餐,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体验、驻足品尝。

泗州戏,作为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地方传统戏剧,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被人亲切的称为拉魂腔,它的唱腔优美动听、婉转华丽,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若梅和陶万侠两位老师演唱的泗州戏《梁祝》唱段,现场迎来阵阵掌声。

五禽戏,是东汉时期神医华佗根据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形象和特征,创编的一套导引养生功法;动作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演练时通过队形的变化和美妙的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坠子戏,它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带给现场观众不可替代的艺术享受。

花鼓灯,是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及不同情节、情绪舞蹈形势于一体的民间舞种;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步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影响格局。

花鼓戏 是在淮河以北地区流传的传统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以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示着风情淮河的精彩故事。

大别山民歌,流行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其曲调高亢洒脱,颇能体现出山歌的粗犷与豪放之感,同时还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调、秧歌等婉转悠扬的曲调,使得旋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

凤阳花鼓,其所在地是有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全国十大名村”美誉的小岗村所属的凤阳县;凤阳花鼓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和传承基础,深受百姓的喜爱和称赞,有着很高的参与度。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又称沙河梆子,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河以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唱腔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能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能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