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312-00008 信息分类: 体系建设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3-12-06 发布日期: 2023-12-07 11:52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2023年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2023年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12-07 11:52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持续加大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水平。目前,我市建有6个公共图书馆、6个公共文化馆、5个博物馆、3个美术馆,这些场馆集非遗教学、文化演出、社会教育、文化体验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集聚区。二是高标准打造镇级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1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覆盖率100%,各站均设置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多功能厅,按照标准配齐了图书、电脑、乐器、健身器材等设备。三是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村一品”建设。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2个,覆盖率100%。结合当地村史档案、历史文物、民风民俗、生活生产等,设立村史馆、农耕展览馆、家风馆、好人馆、乡贤馆等200余个(处),展现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民风民情,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留住了乡情乡愁。

二、成绩经验

(一)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上下同心、团结协作,构建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美术馆已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萧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正在加快新馆装修进度,积极推动埇桥区文化馆、图书馆,灵璧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新馆建设进度。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泗县图书馆和文化馆、砀山县文化馆和图书馆、萧县文化馆、灵璧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埇桥区文化馆和图书馆、萧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灵璧县图书馆,萧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

(二)基层文化阵地有效使用。全面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已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0个,覆盖率达100%;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2个,覆盖率达100%,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制度完善。针对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借阅室开放使用实际,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设备管理使用登记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制度、书刊损坏赔偿制度、村民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工作细则、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等6项管理制度,并统一为全市制作了公开指示标识和门牌。二是基层文化阵地有人“坚守”。全市132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安排至少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并且鼓励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文化“能人”等积极从事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各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均已成立文艺小分队和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文化活动在带头人的榜样引领下得到较好开展。三是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近年来,全市坚持农村文化要变“送”为“植”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乡村文艺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和非遗传承人作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非遗展演”进乡村、纳凉书场进社区等活动,并且利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平台自编自排自演节目,使农村群众由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农民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充分调动了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对口业务指导常态化。全市文艺骨干、文化三区人才和“两馆”工作人员深入乡镇和村,组织村图书和文化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全面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全市累计招募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132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1654名,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

(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全市各级文化单位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进文化场馆构建“联盟化”合作模式,推动建立图书馆、博物馆讲座与展览联盟及文化馆活动联盟,打造我市文化活动的全新品牌。

按照“天天有节目、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的目标,推进群众文化活动高频次、高质量开展。每年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演出1200余场次,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广场舞大赛、曲艺大赛等、唢呐大赛、“4.23世界读书日演讲比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深入挖掘非遗戏曲、大运河、汉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了“乡村春晚”、“龙舟民俗文化展演”、“农民丰收节文艺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传播,提高了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三、问题短板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基层开展支持群众自办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活动还存在形式固定,节目创新性不强,很多群众文化活动的节目不能够与时俱进,无法体现出社会发展的新气息和新面貌等问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和积极推进。

四、下一步对策措施

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围绕群众文化源于群众、服务群众、快乐群众基本目标,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扩展群文活动的渠道,借助春节、端午、国庆、中秋等大型节假日,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组织人民群众参与一些种类多样、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加强基层综合文化站艺术创作人次培训力度,将群文活动设计成为群众自己的文化节日,让更多的群众都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来感受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