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宿州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第085号建议的答复
张晓梅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市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关于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市文旅局已开展如下工作:
一、加大投入,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服务质效
2024年依托现有的“15分钟阅读圈”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高标准打造40个公共文化空间,其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20个,改造后的公共文化空间增加了功能设置,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2025年将继续打造公共文化空间31个,其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21个,持续提升基层文化阵地服务质效。据统计,2024年建设的公共文化空间服务总人次约为280余万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000余场,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二、举办活动,丰富业态
指导公共文化空间坚持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力求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实用,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如砀山县李庄镇综合文化站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差异,推出书法、围棋、戏曲、广场舞、养生保健操和法律知识等培训课程。灵璧县游集镇综合文化站打造“传化讲堂”“爱心学堂”“文化夜宵”等文化服务品牌,每年举办文化活动200场次,同时在抖音上开通《文化夜宵》账号,栏目网上浏览量共约260万人次,被评为“宿州市十大网络品牌”。“鱼之所图书馆”举办中国“二十四节气”科普推广、最美古诗词唱诵赏析以及每周低龄儿童故事会、非遗学堂等活动。埇桥区新华书店城市图书馆为低龄儿童举办了“悦读筑梦 书链未来”读书分享会,为老年人举办了散文集签售会,为外来务工人员举“‘读’占鳌头 书链未来——名家写春联 新春送祝福”活动。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宿州市群众文艺团队约1000余支,团队类型丰富多样,涵盖舞蹈、合唱、戏曲、器乐、曲艺、书画、摄影、文学创作、非遗传承、阅读推广等多个门类。成员构成以社区居民、文艺爱好者为主,近年来中青年、专业人士参与比例有所提升。团队规模从十几人到上百人不等。群众文艺团队深入乡镇、街道、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养老院等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定期组织排练和内部交流活动,提高成员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能;二是积极参与节庆活动(春节、国庆、中秋等)、主题宣传(建党、建国、重大纪念日)、民俗活动等文化活动,年均演出场次达到4000余场。如埇桥区戏曲社、曲艺社依托“百姓戏园子”“周末书友会”等品牌活动,每周在东仙桥广场进行常态化的曲艺戏曲演出,每年演出超200场。
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招引企业参与公共设施、公共场馆建设,泗县通过引导和鼓励县佳美公司、中恒公司以及文旅投等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新建运河人家、运河小镇、石龙湖景区、蟠龙山景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通过与实体书店、商城等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公共设施的建设注入新鲜力量。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品牌活动。近几年举办的“大地歌会”活动,基本依靠社会赞助和广告收入来举办活动,没有政府财政投入;砀山梨花节活动、萧县伏羊节活动的开展也少不了社会力量的支持,为活动提供资金、场地、礼品、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品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
综上所述,宿州市文旅局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活动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场所后期维护、强化人才培训,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助推宿州文旅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7-3688013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