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509-00053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5-09-09 发布日期: 2025-09-09 09:48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346号提案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34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09-09 09:48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关于宿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

第034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晓丽委员、王迪委员

感谢对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现就所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文化强市建设的建议》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

我局结合旅游资源普查、文化地标打造等工作,系统梳理挖掘了八类特色文化资源。

(一)运河文化

宿州,是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是诗词中飘来的古州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设立宿州,治设埇桥,辖符离县、蕲县、虹县大运河通济渠(宿州段)全长141.5公里,流经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共3个县区、涉及14个乡镇;其中94.5公里河道遗址埋于地下,47公里有水河道(含世界文化遗产段)位于泗县。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大运河泗县段(世界文化遗产段、国保文物段)、灵璧花石纲遗址、埇桥遗址、宋代码头遗址、灵璧张氏园亭遗迹、萧县萧窑遗址等;隋炀帝与莲花池、看花沟,水母娘娘沉泗州等故事传说;白居易、苏轼、皮日休等在宿往事与诗词作品;近年来建设完善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项目。

(二)楚汉文化

宿州市是楚汉文化重要发祥地、楚汉争霸主要古战场,位于宿迁(项王故里)与徐州(刘邦故里)之间;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曾藏身于萧县皇藏峪,与项羽决战于灵璧垓下,战而胜之开启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灵璧虞姬墓、灵璧垓下遗址、泗县霸王城、埇桥区高皇山、萧县皇藏峪等;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举鼎、皇藏峪传奇等故事传说;抗击暴秦的战争遗迹与历史人物(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楚汉争霸的战争遗迹与历史人物,汉朝末期的文人轶事(嵇康、刘伶等竹林七贤)等;近年来建设完善的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灵璧虞姬文化园等相关项目。

(三)红色文化

宿州市所辖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均为安徽省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萧宿铜灵边区,是连接豫东、皖东北两大战略区的重要控制区,亦是敌我必争的交通命脉;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三个重要的阶段,均有代表性战斗(攻克宿县)、战果(活捉杜聿明)、会议(萧县蔡洼总前委会议)在宿州地区发生。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刘少奇、陈毅、粟裕、彭雪枫、张震、张爱萍、江上青等革命先烈,在宿州留下的红色革命故事和工作生活遗迹;近年来建设完善的萧县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泗县江上青烈士纪念园、宿州市雪枫公园等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农耕文化

宿州市是农业大市、果海粮仓,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高滩萝卜、砀山酥梨等皇家贡品生产种植历史悠久,在皖北地区农耕生活、饮食、民俗等颇具代表性。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大路口山芋、砀山酥梨、砀山黄桃、萧县葡萄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小山口、古台寺等古人类遗址,灵璧龙山渠、镇头寺呵泉等农业遗址;近年来建设完善的灵璧现代农业博览园、埇桥区现代农业主题公园、泗县石龙湖田园综合体等景区景点。

(五)奇石文化

奇石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是人们以奇石为载体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的各种审美需要和寄意需要充分以石为媒介的一种多层面的展示流露。宿州市灵璧县,为中国四大奇石之首灵璧石的源产地,还伴随产出灵璧磬石。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纹石、磬石、皖螺石、白灵璧石等不同种类的灵璧石;泗滨浮磬、米芾拜石、张氏园亭记、花石纲等文章故事;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瘦、皱、漏、透、丑)等赏石文化;苏州园林珍藏灵璧石、人民大会堂珍藏灵璧石等奇石精品;近年来建设完善的灵璧奇石文化园、灵璧天一园、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

(六)书画艺术传统文化

宿州是书画大市,诞生过高峰级书画大师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萧龙士、李百忍等;有着117名宿州籍国家级书画会员的艺术高原群体优势;书画普及度高,有三个县区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中国书法之乡(埇桥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灵璧县)。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书画大师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萧龙士、李百忍等的珍贵作品、创作故事、生活遗迹;宿州籍国家级书协会员、国家级美协会员的精品力作;宿州市各县区定期组织开展的书画展览展示活动;宿州市众多民间书画协会团体,浓厚的社会书画教育培训氛围;近年来建设完善的宿州美术馆、萧县龙河艺术空间、砀山县齐白石美术馆等文化场馆。

(七)非遗曲艺传统文化

宿州是非遗大市,现有国家级非遗9项,其中8项为曲艺类(泗州戏、坠子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戏、砀山唢呐、砀山四平调、萧县渔鼓道情、灵璧菠林喇叭);还有省级非遗30多项、市级非遗100多项,曲艺类占比超过四成。每年定期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镇、送戏进万村、乡村春晚等曲艺类展演活动。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国家级非遗曲艺项目,编排的精品获奖剧目,如《少年闵子骞》《平安是福》《秋月煌煌》等;各类非遗曲艺项目组织开展的文化惠民演出;与非遗曲艺项目共生的,盔头制作、乐器制作等活动;近年来建设完善的宿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宿州市民间艺术馆、宿州非遗馆、泗县虹乡剧场等文化场馆。

(八)梨文化

宿州市砀山县,现有近百万亩连片梨园,引动埇桥区、泗县种植酥梨培育赏花经济;坚持举办梨花节近30年、举办酥梨采摘节约15年,两项节庆活动被省政府批准保留,形成了浓厚的梨文化氛围。

主要文化吸引物有:砀山梨花旅游节、酥梨采摘节等节事活动IP;古往今来形成的梨园诗词、书画、摄影等精彩作品;深入挖掘的梨花与廉政文化内涵、酥梨宴餐饮文化内涵等;砀山农旅电商龙头企业与重点产品(酥梨、酥梨制品、酥梨形象);近年来建设完善的砀山梨树王景区、砀山梨博物馆、砀山梨园民宿、泗县小宋梨园、埇桥西山花海等景区景点。

二、关于加强美食宣传

我市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及合理利用,通过强化非遗品牌与本土资源深度融合,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一是依托砀山酥梨、萧县伏羊宴、泗县山芋粉丝等地理标志产品,打造萧县伏羊文化节”“砀山梨花节”“泗县山芋文化节等节庆IP,将非遗美食与传统节庆深度融合,形成一县一品品牌矩阵;二是积极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作,2023-2024年,我市获评省级乡村工匠48人,其中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24人,为推动乡村工匠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本土人才保障;三是依托符离集烧鸡、栏杆牛肉、泗县药物布鞋等非遗项目,推进非遗工坊品牌建设。目前,我市现有省级非遗工坊4家,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我局积极与人社、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挖掘宿州饮食文化,围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新徽菜·名徽厨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相关美食品牌创建工作,持续提升宿州地方特色美食影响力。遴选推荐有地域特色主打菜肴的村申报省级特色美食村,砀山县良梨镇良梨村、萧县许堂社区、埇桥区符离镇符北村、泗县大庄镇曙光村等6家获评省级特色美食村;编写推出1条省级特色美食旅游线路、5条市级特色美食旅游线路;打造1条省级特色美食街区宿州市南翔云集文化商业街,集中展示地方特色美食,形成美食文化氛围。组织开展皖美好味道·风味宿州美食地图评选活动,评选一批皖美好味道·风味宿州市级菜品、小吃、名店,并进行授牌认证,提高餐饮企业社会影响力;联合宿州广播电视台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推广,制作《风味宿州》美食画册、美食扑克、宿州美食手绘地图、宿州文旅有声明信片·皖美好味道宿州篇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免费向餐饮店铺、市民游客发放赠阅。

三、关于加强文旅宣传

我局持续做好宿州文旅官方微博、微信、抖音号的运转,加强新媒体互动宣传。抖音号(2W+粉丝),每工作日推发1条短视频;公众号(1W+粉丝),每工作日推发1次图文稿件(≥5篇);新浪微博(8+粉丝),每工作日转发2条图文稿件。短视频单条最高观看量约300万人次,平均观看量约0.5万人次/条;公众号文章,平均观看量约0.1万人次/篇;微博信息,平均观看量约0.7万人次/篇。每年委托宿州广播电视台、拂晓报社,开展文旅专题宣传合作,拍摄跟我走吧等节目选题、编发《拂晓报》文旅专版。年均制作节目12期以上、制作专版12次以上。

我局与同程旅游,合作打造的心灵归宿 幸福之州宿州市文旅消费总入口,整合宿州市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打造产品预订宿州风物旅游攻略”“视频展播等多个板块内容,全景式、多维度展示宿州文旅品牌形象,构建线上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打造宿州市文旅综合消费的流量平台。

四、关于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我局还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在砀山县、萧县两地开展了以春季赏花、夏季饮汤、秋季摘果为特色的砀山梨花(采梨)节、萧县伏羊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相关节庆荣获中国节事卓越品牌奖,取得了以节富民、以节誉城的显著成效。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精心设计了赏非遗 品美食 拾遗宿州二日游、寻味宿州三日游等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其中寻味宿州非遗之旅入选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

我市重点培育一批新型文化旅游商业消费集聚区,创建一批夜间消费品牌。大运河·轻工1956文创园项目获省文旅产业十佳谋划项目,麦田儿童书店获评全省十佳阅读空间,萧县汪家羊肉馆获评全省十佳深夜食堂。新汴河景区古韵流彩·灯耀非遗主题灯会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日均客流近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额238万元;狂欢萝卜大马戏驻场演出,累计演出65场,吸引观众超3万人次,场均上座率达75%,实现直接营业收入66万元。我局会同发改、商务等部门评选创建皖美消费新场景,已创建皖美消费新场景7处、其中1处为全省十佳场景,创建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区1处(宿州吾悦广场海街印巷)。2025年度,完成皖美消费新场景市级初审(15家),拟优选5家参与皖北地区复赛。

我局会同交通部门,积极参与皖北旅游大环线提升方案设计,将S407符离大道、国道G343等沿线优质的文旅资源纳入方案展示、宣传、利用。结合交通路线串联宿州文旅重点资源,编写设计主题选录,入选省级研学主题线路5条,分别为:楚汉文化 探寻之旅运河文化 探寻之旅农业生态 田园之旅峥嵘岁月 红色之旅科普教育 创新之旅;评选市级夜游主题线路5条,分别为:心泊埇桥 度假之旅寻味灵璧 文化之旅水韵泗州 畅享之旅烟火龙城 夜宵之旅梦幻梨园 拾味之旅;发布市级自驾游主题线路5条,分别为:春花浪漫 驾游宿州春临运河 慢游宿州秋高气爽 驾游宿州秋至运河 慢游宿州时尚打卡 宿州城区citywalk”;整合推广综合性跟团游线路5条,分别为:云都宿州 文化之旅(二日游)赏非遗 品美食 游宿州(二日游、三日游)跟着课本游安徽 探寻运河文化之旅(二日游)”“峥嵘岁月·淮海战役红色烽火之旅(二日游)

五、关于加强政策支持和项目谋划

我市发改、文旅、财政等部门在撰写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宿政发〔2025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扩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的具体工作举措;拟采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对新创建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文旅产业三个十佳、旅游景区、工业旅游、乡村旅游、旅游民宿、旅游商品、旅游特色街区、研学旅行(旅游)基地等品牌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助。

我局围绕贯彻落实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宿州段)保护传承利用和项目建设,统筹提升运河文化相关承载点位的开发水平,专题谋划考古勘探和文旅融合综合开发项目。包括:互动式沉浸演艺项目开发与创编;大运河(宿州段)数字孪生沙盘与专题资源库;大运河(宿州段)微缩实景叙事互动体验项目;隋唐大运河(图书馆、美术馆)系列资源整合交互展示与区域宣传协作项目;运河诗韵主题夜游项目与IP活化工程;宿州礼物运河文化主题文创开发与销售促进项目等。持续推动运河文化研究,讲好宿州运河故事。

再次感谢对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关注,我局将持续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工作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7-3027229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7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