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87480/202112-00054 信息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1-12-17 发布日期: 2021-12-17 15:31
文  号: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暂无
名  称: 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375号《关于宿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提案》
的答复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宿州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第0375号《关于宿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提案》
的答复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1-12-17 15:31 编辑:宿州信息公开021

民进党:

感谢您对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现就所提出的《关于宿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

经我局起草,市委市政府审议,先后出台《宿州市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中共宿州市委 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重点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旅游工作,科学有效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各县区也均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深入探索传统农业和文旅产业结合的发展道路,我局也将指导各县区做好辖区内旅游发展规划工作。下一步,我局将在《宿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期间,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作为重点课题分析研究,同步编写《宿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政策解读》《宿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指引》等实践指导资料,综合布局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宿州市目前暂未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由市政府统筹供给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关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鼓励县(区)政府统筹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要向全域旅游重点项目倾斜。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设立市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实行市场化运作,持续加大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强银旅合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进入资本市场。

二、关于培育乡村新业态,强化人才保障

通过多次调研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各县区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方向:埇桥区依托临近城市的交通优势、市场优势,围绕乡村度假、现代农业、特色商业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打造符合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配套休闲、娱乐、康养、运动、教育等功能性产品,形成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环城市乡村旅游圈或综合体;萧县依托成熟景区汇集游客的先发优势,分析客源市场及需求特点,针对性开发乡村旅游深度体验产品,为景区补充旅游服务要素,形成开放式乡村与封闭式景区的互惠共赢;砀山县以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度假、体验等功能,实现“旅游+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塑造特色产业产地品牌的文化属性,形成更具特色的地域名片;泗县以古村古镇、文物遗址为基础,合理保护、有序开发,围绕传承美、反差美,统筹做好遗迹保护、氛围营造、民俗体验、工艺传承、纪念品开发等工作;灵璧县依托乡村、具有的文化原生性、参与性、独特性,展示有吸引力的特色风俗、节庆活动等,活化利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地方戏曲、美术作品、民俗活动等载体,打造社区参与度较高的“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产品。全方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和乡土文化,提升文化含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发展业态。

在人才培训方面,我局将积极组织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主题的培训班,遴选县区、乡镇、村、农家乐、示范点,从事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行政人员、致富带头人等,赴芜湖、南京、扬州等地学习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成功实例,重点选择乡村文化、红色文化、水资源、生态资源等较为丰富的地区学习借鉴经验,切实提高参训人员业务水平与创新意识,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规划、建筑、设计、艺术、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到基层挂职等方式帮扶指导旅游业发展。参与实施“旅游英才计划”,重点培养旅游研究型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经理人。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涉旅行业全员培训。

三、关于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管理

我局坚持以点带面,积极推动44个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开展乡村旅游“八个一”提升工程建设,即:1个旅游接待点(游客服务中心)、1个旅游停车场、1座旅游公厕、1个旅游点、1家农家乐(乡村客栈)、1组标识标牌、1篇导游词、1名导游(讲解)员,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指导各旅游村镇结合镇域及村域特点和民俗风情,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导引标识、景观小品等,充分体现村落的文化内涵。继续开展省级以上重点旅游扶贫村及革命老区(县、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工作;用好下拨的省级补助资金,指导各县区、各村,提升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各县区积极打造休闲旅游示范点、高星级农家乐、特色民宿、研学基地、康养基地等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载体,推进旅游服务信息化和智慧化。

鼓励各县区通过文化梳理与挖掘,提炼能被游客接受的文化要素,打造深度体验式旅游文化项目,提升游客参与积极性。可以结合农耕活动与农业景观,打造体验式的文化主题,如鸬鹚捕鱼、耕牛漫步、蓑衣摇撸等;可以结合生活创造与手工作坊,打造探索式的文化主题,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体验木榨油、打铁锅等;可以结合节庆活动与文艺生活,打造观赏式的文化主题,去欣赏由人参与的民俗文化。近年来,宿州市文化旅游品牌节庆活动丰富,如砀山梨花节、酥梨采摘节、萧县伏羊节、灵璧鸬鹚捕鱼节等,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国家、省市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持续提高宿州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1年举办了安徽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比赛暨中国(宿州)大运河非遗美食展、“中国旅游日”宿州市主题活动暨“品美食 赏非遗 游宿州”推介会、宿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文化惠民消费活动,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文化旅游美食体验丰富。打造“宿州味道”特色美食系列品牌。今年以来,开展了“安徽美食·百城千味”招牌菜的征集推荐工作,推选出3道安徽省特色招牌菜(皖北片区)、10道宿州市特色招牌菜及近40家推荐品尝点。下一步,我局将开展宿州特色美食地图评选展示活动,制作宿州特色美食地图,进一步提升宿州特色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引导各县区、镇村、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发力,开发休闲旅游点、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康养基地等新业态产品,鼓励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成立乡村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专业团队对乡村的饭店、住宿、商铺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保障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积极组织对镇长、村长、致富带头人等强化培训,培养“懂农业生产、懂文化旅游、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当地村民提供必要的招工、保洁等服务岗位,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性的同时,给乡村居民提供更多收入途径。

四、关于开发新的市场,强化品牌宣传

持续加强文旅宣传推广力度,积极组织各县区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参与“美好安徽dou起来”“春游江淮请您来”“共圆小康梦·皖美乡村游”等宣传推广活动,充分挖掘文旅特色资源,围绕宿州人文历史、旅游资源、非遗传统、特色美食、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等内容,制作优质图文、视频作品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宣传,提高了宿州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客源市场,推动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依托省文旅厅打造的“游安徽”APP积极展示宿州文旅资源,为在宿州旅游的游客提供智慧化、个性化服务,如实时、快速获取当前位置周边的美食餐馆、酒店民宿、景区景点、购物商店、民宿农家乐、停车场、交通站点等旅游要素信息,实现购票、停车、旅游投诉、在线反馈等服务功能,了解节庆活动、优惠措施、促销活动等资讯信息,全方位展现宿州文旅形象。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建立市县旅游信息中心,构建集游客信息需求、体验感知、景区导览、安全监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广泛宣传文化资源、民俗故事、旅游产品、特色美食等信息,赢得游客的关注、方便游客的到来。

 

 

办理类型:持续办理 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57-30272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